/銀河光年
有個重度腦性麻痺的小朋友,有腳無法行動,有手無法自行進食,有口不能言,只能靠著注音板與人溝通。
在雙親悉心的照顧下,這個小朋友帶著殘破的身軀,努力發揮他僅存的腦力,開啟他的台灣研究之路,對現代本土政治人物尤其有興趣。
他父母的偉大,令人佩服,這個小朋友不向命運低頭,更讓人欽佩,最觸動我心弦的是他選擇台灣做為研究之路的起點。
碰到政治,在台灣總是有點激情,有些敏感。這個小朋友的父親擔心小孩有朝一日將走向政治之路,會很花錢。我告訴他父親,到時候反而不須父母為錢傷腦筋,自然會有人為他張羅。我知道這個小朋友的選擇,已透露出一種台灣社會的反諷,一股歷史及命運的力量,已降臨他身上。
這個小朋友邁向他的研究之路後,有一天終會發現,豈止人會罹患腦性麻痺,國家社會也會有腦性麻痺的時候。
人的腦性麻痺,是大腦受傷而無法發育完好,以致於行動、認知、語言、學習及其他官能產生缺損或障礙,原因可能是出生前母體生病、受傷、藥物中毒、照射放射線過量,也能是出生時難產、缺氧或接生不當所致,甚至出生後幼兒期患病也可能導致腦性麻痺。但腦性麻痺不代表智商低,患者約一半智力正常,甚至超越一般人。
涵養人民的國家社會,也有像母體一樣生病受創的時候,如果孕育出意識上腦性麻痺的人民,也不足為怪。台灣這個列強勢力競相爭奪的島嶼,外來政權總是帶著武力登島,殺戮、搶奪資源、掩飾竄改歷史、製造族群歧視、灌輸奴隸意識、散播台灣人失敗主義,對台灣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傷害。台灣就像個傷病纍纍,心疲力倦,無力捍衛腹中胎兒的母親。
我們可能是可憐的台灣母親所生下的腦性麻痺小孩,我們殘存的腦性是否還能夠自我認識、自我追尋?兩個是非題可以檢驗。第一題是二次世界大戰時,日本飛機轟炸台灣,中國聯合美國擊退日本,才保住台灣不變成廢墟,對還是錯?第二題是戰後國民政府努力建設台灣,到了蔣經國時代,西部縱貫鐵路終於全線通車,是台灣現代化的里程碑,對還是錯?
這兩個問題是台灣歷史、戰略地位、意識型態的考驗。台灣在二戰屬於日本帝國的領土,遭受美軍轟炸,戰後與美國同盟,又遭受中國大陸砲擊及武力侵台恐嚇至今。很多人以為台灣的敵人只有中國,其實一旦台灣與中國結盟或統一,台灣首當其衝將與美、日及東南亞為敵,有朝一日美、日聯合轟炸台灣,絕非杞人憂天。再來是西部縱貫鐵路早在日本統治的1908年就已全線通車,不是七十年後國民黨統治的功勞。
很遺憾,很多人都答錯了,顯示出對台灣錯誤的認知,及對台灣疏離而異樣的情感。啊,可憐的台灣母親,所生下可憐的台灣子民,竟然認不清楚最親愛的母親!
午夜夢迴時,不禁興起感嘆!想到上面的腦性麻痺小朋友,正在用僅存的腦性,努力研究台灣,至少,我看到了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