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/銀河光年

太陽花學運後,民進黨自嘲是守門員,也警覺自己被邊緣化,外界大多數聲音也持這種觀點,真的是這樣嗎?

太陽花學運最大的驚奇不是學生攻進立法院議場,不是學生和平退場,也不是執政者讓步,而是獲得多數民意支持,喚醒台灣民眾正視服貿問題。

愛護民進黨的人,擔心這場洶湧澎拜的學運,竟然不是由民進黨領導,深怕學運浪潮會一併沖垮民進黨。反對民進黨的人,也附和民進黨被學運邊緣化的說法,目的是讓學運歸學運,民進黨歸民進黨,避免民進黨從學運中撈到太多好處。

民進黨自2013年6月服貿簽訂以來,就服貿簽訂過程的粗糙及對台灣的傷害,一直經由議事手段大加反對,若非民進黨努力,馬英九早已指揮立法院黨團機器通過服貿。因此,太陽花學運與民進黨志同道合反服貿,有什麼好憂慮民進黨被邊緣化?

在一個是非不分,事事推給藍綠惡鬥的國度裡,就算由先知先覺的政黨出來領導公民運動,也得不到廣大民意的支持。因為先知先覺的條件是民眾的後知後覺,後知後覺的民眾對於先知先覺的反應,往往是驚訝與抗拒。

先知先覺的下場

民進黨長期以來有許多先知先覺的主張,民進黨也意氣風發將這些主張訴諸台灣民眾,民進黨原本以為台灣言論自由及民主改革之後,台灣民眾將會認同民進黨的主張,結果是民進黨受盡了先知先覺的歷史教訓。

教訓之一是民進黨創黨以來,就在威權獨裁的年代裡高舉民主改革,以街頭運動、議事抗爭,企圖激發民眾的民主意識。但廣大民眾跟不上民主改革的理念,所以台灣的民主改革到現在都停止在少部分人的貢獻,缺乏廣大民意的臨門一腳,也使得台灣畸形異常的憲政一直無法導正。民進黨的下場是李登輝收割民主改革的成果,馬英九享受絕對多數全面執政的好處,而民進黨只能得到八年朝小野大的執政機會。

教訓之二是民進黨一直秉持非核家園的主張,甚至在2000年10月宣布停建核四,但理念無法為當時大多數民眾所理解。結果民進黨在廣大民意反對及立法委員席次劣勢的情形下,不到4個月即宣布核四復工,這是反核四運動的重大挫敗。民進黨的下場是外界認為民進黨草率停建核四,造成鉅額虧損,意識型態掛帥,無法得到民眾的信賴。

教訓之三是民進黨一直警告台灣企業外移中國,將掏空台灣產業,使台灣失業率提高,薪資成長停滯倒退,民進黨並在2001年提出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的主張,力抗唯中國論的氛圍,希望產業升級,進占國際市場,不要鎖在中國,危害台灣安全。但廣大的民意不這麼想,而認為三通直航才是台灣經濟的妙方,可以帶來經濟榮景。民進黨的下場是被扣鎖國的罪名,民生凋蔽的劊子手,人民巴望民進黨趕快下台。

還有太多的例子,不勝枚舉。民進黨每每站在歷史的高度,希望領導人民向前進,卻總是發現只有三、四成民眾跟得上腳步。這是民進黨的問題還是民眾的問題呢?我認為民進黨已經做了它該做的事,剩下就要靠民眾自己的覺醒。

民進黨在2004年及2008年總統大選時舉辦公投,試圖將公民投票權力還給人民,結果公投未過門檻,而且公投投票率明顯不及總統投票率,可見多數民眾不願意接受天上掉下來的公民投票權。這樣的民眾,可以期待他們接受政黨或其他公民團體的先知先覺主張嗎?

相反的,國民黨從來是被民主改革的對象,卻活得比主張民主改革的民進黨更好,大部分民眾無法跟得上民進黨的進步理念,都簇擁在國民黨旗下。國民黨到底有什麼法寶?其實很簡單,因為多數民眾無法了解先知先覺的理念,只要不去挑戰多數民意的想法,國民黨自然而然就獲得多數民意支持;如果一定要有主張,靠向現狀,認同霸權,也就是打安定牌、經濟牌、中國牌,就能震攝多數民眾。

九二共識危機

在2012年總統大選,民進黨想說服民眾了解國民黨主張九二共識的問題,但郭台銘、王雪紅及其他重量級台商,紛紛跳出來支持九二共識,結果馬英九勝選。九二共識的威力,讓民進黨面臨放棄理想,變為投機政黨的考驗。

所謂九二共識,就是「一個中國,各自表述」,這種沒有共識的共識,是國民黨玩弄兩岸關係,買空賣空的花招,台灣民眾會相信它不足為奇,因為台灣民眾是被國民黨騙大的。

中國原本不認同國民黨九二共識的假話,但看到國民黨送上來「一個中國」大禮,不收可惜,最重要的是中國參透了能否「各自表述」必須視實力而定的妙義,因為九二共識既然要中國支持,國民黨怎麼敢真的「各自表述」呢?中國於是在堅持不提各自表述,但不排斥國民黨講九二共識的立場下,讓國民黨在台灣大玩特玩九二共識。情勢果然如中國預料,國民黨有膽子提「一個中國,各自表述」八個字,沒膽子在國際上執行各自表述。

馬英九贏得2012年總統大選,讓國民黨和各路親中勢力志得意滿,宣稱兩岸關係是民進黨的罩門,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王牌,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永遠沒有執政的機會。台灣親中勢力和中國的目的,不再是宣傳統一、兩岸和平或擴大交流而已,既然台灣多數民意支持九二共識,台灣走向一條無法回頭的統一道路,即將成真,只要繼續讓民進黨感受壓力,剩下的就是等待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。

在這種囂張的氣氛下,民進黨看到國民黨喪權辱國,自我矮化的行為,還能美其名為九二共識,得到多數民意支持,許多民進黨人因此自我懷疑,認為該黨的主張會害該黨永難完成執政的最後一哩路。民進黨的道理很簡單,執政就是要取得多數民意,如果多數民意長期以來都支持國民黨的主張,那民進黨就必須往國民黨或中國的方向靠攏。

面對這種將沒共識當成共識,大玩一中曖昧,滑頭而自以為聰明的九二共識,如果民進黨也低頭,等於是砍掉台灣的一條手臂,台灣最後將喪失與中國討價還價的空間,對台灣利益是極大的傷害。這就是台灣所遭遇的九二共識危機,一場沒有火花煙硝,溫水煮青蛙的危機。

民進黨與多數民意的拔河賽

在民進黨與台灣多數民意的拔河賽中,民進黨往往是輸家,但大部分時候還能堅持信念。在有些案例,多數民意則逼使民進黨妥協。就像民進黨在2000年停建核四不成,許多民進黨人轉而支持核四續建。民進黨2005年軍公教退休金的改革,也在輿論批評選舉花招、操弄族權之下,改革大幅縮水。2012年大選投票前,也傳出民進黨內部已有為了勝選,乾脆承認九二共識的打算,這開啟了2012年後讓人懷疑民進黨有一股投機的氣氛。

然而,贏家未必正確,輸家未必錯誤。情勢發展逐步證明輸家的民進黨,屢屢堅持了台灣正確的發展方向。例如日本2011年福島核災讓台灣民眾知道核能發電的可怕,喚起台灣新一波的反核四運動,參與者大幅擴散至社會各階層,現在已有六成民意贊成停建核四,證明民進黨過去停建核四的真知灼見。又如十幾年來的國民黨,無論在野在朝,都以唯經濟論和唯中國論左右逢源,但一如民進黨預期,實踐結果已經證明理論錯誤,經濟表現比民進黨執政時期還糟糕。

國民黨的唯經濟論和唯中國論,灌輸台灣民眾門打開、人顧厝,等待中國帶來經濟榮景,而迴避民主改革及台灣意識的挑戰。唯經濟論和唯中國論的偏狹論述,讓台灣民眾欠缺一種整體性的觀照,使得台灣民眾對政黨的獎懲失去準頭,所以我們看到超級自我感覺良好的國民黨,也看到慢慢喪氣而有可能轉向的民進黨。

我們可以理解,一個屢屢提出進步理念,卻得不到多數民意支持的政黨,有朝一日終將缺乏勇氣高舉它前瞻性的論述,再也沒有自信實踐它正確的政策。民進黨似乎不耐於引領多數民意認同自己的主張,而想去追隨尚未認同該黨主張的多數民意。

民進黨在2014年3月公布自家民調,民進黨兩岸政策最不能讓民眾接受的前三名依序是「逢中必反40.7%」、「對中國經濟政策保守21.7%」、「台灣獨立19%」;而國民黨兩岸政策最不能讓民眾接受的前三名依序是「過於順從中國的要求37.4%」、「經濟依賴中國30.6%」、「一個中國、兩岸統一17.7%」。

該民調還顯示,民進黨僅在對中國的社會政策,比國民黨更接近民眾心中的政策,其他在經濟政策、交流態度、民眾安心度、對台灣利益、成果滿意、民眾認同等六個方面,都輸給國民黨。明眼人都看得出,這個民調是民進黨想要轉向的藉口之一。

回到台灣發展的正軌

在馬英九拼經濟越拼越糟糕的情況下,廣大民眾因經濟美夢破碎而覺醒,今後民主改革及台灣意識的議題將重新回到政治舞台,慢慢修補過去因唯經濟論及唯中國論所造成的台灣發展空窗期。

讓情勢更清楚的是2013年的318太陽花學運,多數民意竟然支持侵占國會的學生,為台灣有史以來所未有。這場學運關心服貿危害台灣經濟,抓住服貿黑箱及國民黨張慶忠30秒通過服貿違反民主憲政的時機,而主張退回或修改服貿,擺明了挑戰國民黨與中國簽好的服貿,展現年輕人當家作主的決心。所以太陽花學運是一場經濟戰略、民主改革及台灣意識三位一體的運動,是一股將台灣發展拉回到正軌的力量。

終究要等到國民黨自己執政失敗,才能激發台灣民眾覺醒,仍然值得民進黨高興,過去民進黨一直想喚醒台灣民眾,總是功敗垂成,但太陽花學運顯示台灣民眾的覺醒,已經跟上民進黨的腳步。

林義雄先生正在為非核家園禁食,已經進入第六天,準備殉道的勇氣深化反核四的力量。民進黨應該從林義雄的禁食得到啟示,離多數民意支持的最後一哩路就是堅持。

歷史的契機展現在民進黨前面,民進黨不必再像過去千辛萬苦做一個跟隨者不夠多的孤高型領導者,終於有讓多數民意擁抱的機會。民進黨應該穩紮穩打,不要有投機心態,把握這個歷史的契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銀河光年 的頭像
    銀河光年

    銀河角落

    銀河光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